解说:近来,有段女孩弹钢琴的视频在网上连创同类视频点击率之最。在视频中,女孩用超炫的弹奏技巧完美演绎了改编的炫技版莫扎特《土耳其进行曲》和齐夫拉版的《野蜂飞舞》,网友们称“她超凡的演奏技巧简直能令琴弦燃烧”。一时间,弹琴的女孩成了钢琴发烧友们谈论最多的话题,并赋予她“飞指钢琴手”的绰号,而这个女孩就是王羽佳。
周瑛琦:大剧院摄制组初见王羽佳那天,是在*大剧院举办的王羽佳与某家媒体小读者的见面会上。那天的活动是下午两点,而王羽佳呢是提前了2个小时就抵达会场。她穿着一个黑色的紧身背心,然后外面罩了一件天蓝色的条纹衬衫,其实看起来呢就瘦瘦小小,跟邻家的女孩也没有什么区别。然而就是这个22岁的女孩,在今年的1月份,与世界上最大的古典唱片公司DeutscheGrammophon签约了,成为继郎朗、王健之后,第三位与DG签约的华人音乐家。
解说:这是王羽佳首次在*大剧院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。然而她与*大剧院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半年前*大剧院举办的“龙凤呈祥华人新春音乐会”。那次,她作为年轻一代乐坛新秀的代表,弹奏了《黄河协奏曲》,并以年轻的心赋予经典曲目以新的活力。
王羽佳:就独奏音乐会里这是我第一场,而且在大剧院这个久闻大名的这个鸟蛋里演出,音乐厅,嗯,外国人都觉得特刮目相看这种,所以我就非常高兴也非常骄傲。
解说:人们评论王羽佳驾驭钢琴的能力时,常常用到的词汇是“震撼人心”和“超世绝伦”。连一些苛刻的世界主流媒体也放下姿态,把赞美之词给予了这颗钢琴新星。《华盛顿邮报》将王羽佳在肯尼迪中心的独奏首演音乐会称之为“让人目瞪口呆”,《旧金山纪事报》也对王羽佳的音乐会大加赞赏,称“她的演奏就是一把衡量钢琴完美演绎的标尺,无与伦比”。
王羽佳:这次演出的都是我演比较重量型的曲子,都是炫技性比较强的。上半场是一个很难的勃拉姆斯的帕格尼尼,就28个变奏曲在一个很有名的旋律上,所以说就对我就说技巧上比较难,对听众说也是一种挑战。因为就是说这么多变样在一个主题上,就是很容易吸引观众。
解说:近两年王羽佳的音乐会大多都会选择弹奏“炫技性”的曲目。她喜欢以卷起旋风般的速度弹奏,使五光十色的音符宣泄而出。因此很多人也觉得王羽佳属于“炫技型”的演奏家。但王羽佳本人认为这不单单是因为自己年轻气盛,她认为在当今时代,“炫技性”的曲目往往对听众有更直接的吸引力。
#p#分页标题#e#王羽佳:我说这场音乐会可能是大家听过音最多的一场音乐会,但是我希望还是给大家一种音乐的享受,不是说炫技的这种炫耀的感觉。
周瑛琦:郎朗的成名是源于他那次著名的“救场”,而王羽佳在这方面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。她先后给阿格里奇和佩雷西亚救过场,而且呢都引起了震撼和轰动的效果。有人甚至因此称王羽佳是“救场钢琴家”。羽佳就说她准备了20多部的交响曲以备不时之需。就在一次次的“救场”过程当中,年轻的羽佳获得了一次次珍贵的锻炼机会,并逐步得到了国际古典音乐界的大师大团们的认可。
解说:王羽佳是郎朗的同门师妹,这个话题也是王羽佳在被采访时经常被问到的。尽管王羽佳万分不愿意“郎朗师妹”成为媒体介绍她时的制式开头,但无法避免,她与郎朗有着共同的老师加里·格拉夫曼,并且同是这个钢琴大师的“掌上明珠”。
王羽佳:我三月份是在费城试听,然后就记得,当时他们说一个星期以后你能知道怎么会结果。结果那天晚上,那个我未来的老师(格拉夫曼)就给我打了电话,说你考上了,你要跟我学。然后我9月份去上课以后,就跟我想象的一点都不一样。因为我以为他是那种特高的人嘛,照片里,结果一看跟我差不多高。
解说:格拉夫曼曾担任柯蒂斯音乐学院的院长长达11年之久,他的一些决定甚至影响包括郎朗在内诸多音乐家的星途。身为犹太人的格拉夫曼喜欢招收中国学生,除郎朗之外,单单王羽佳那一届,就一共有4个中国学生是他的关门弟子。
王羽佳:他很对中国文化特有兴趣,他不光他自己那个家里布置就跟博物馆似的,全是中国古董,他也带我去博物馆看。然后他说他也喜欢中国,中国人,就是中国学生,然后中国音乐家他也很崇拜。而且他自己去西藏走过。就是我是一中国人,他去的中国地比我多得多。
解说:格拉夫曼的身上集合了钢琴教育家、演奏家等诸多身份,他广泛地结识各方面的人脉,认识很多著名的指挥、经纪人。他在音乐上、更在事业上给予王羽佳强大的推动力。可以说格拉夫曼是开启王羽佳艺术生涯的一把钥匙。
周广仁教授:他(格拉夫曼)就反对羽佳去参加国际比赛,他说你用不着,参加比赛的目的不是也是为了打开你的一条道路吗,是吧。你就通过演出慢慢就能行。所以他(格拉夫曼)给她介绍他的经纪人。
解说:“中国迷”格拉夫曼把自己的经纪人介绍给王羽佳,这个经纪人也曾被格拉夫曼以同样的方式介绍给他的学生郎朗。也正是此举意味着格拉夫曼要为他的学生们,开辟一条不同以往的通往国际舞台的道路。
周广仁教授:有了这个经纪人以后呢,那个人也比较谨慎,不是说一下子就派她到当摇钱树似的给她安排很多很多演出,不。他认为她还是在学习阶段安排一些演出,听起来并不是那么太重要的地方,不是很有名的那样的大演出积累经验。然后她前几年突然冒出来一个很难得的机遇吧,对吧,去替代了一下阿格里奇,阿格里奇这么有名的女钢琴家。
解说:在短短的几年间,王羽佳的身影频繁穿梭于阿斯本音乐节、德国石荷州音乐节等世界著名音乐节当中,与之合作的都是像迪图瓦、阿巴多、祖克曼、马泽尔这样的殿堂级指挥大师。王羽佳还与波士顿交响乐团、芝加哥交响乐团、纽约爱乐乐团的世界顶级乐团合作,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。指挥大师阿巴多常说,王羽佳是继阿格里奇之后最杰出的女钢琴家。
王羽佳:我现在手上起码有差不多有二十多快三十个协奏曲,就是所以他们随场什么时候叫我都可以上那种。但是协奏曲,还有重奏比较多,这种方面可能也是训练出来的吧。在外国、美国就是速度什么的都比较快这种,因为他们都知道我拿曲子很快,而且就是说知道了以后就好像在我硬件儿里了,就再拿起来也很快,所以就愿意、也愿意叫我这种。但是这是前两年的事了,现在就有我自己的演出了,就不用救场了,但是是救场给我弄出名的。
#p#分页标题#e#解说:从四岁就开始练琴,曾被誉为“天才琴童”的王羽佳度过怎样精彩的童年?14岁只身前往海外求学,年轻的她又经历过哪些艰辛?
周瑛琦:在跟拍王羽佳的整个过程当中呢,羽佳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很深刻的印象,那就是无论她到哪,只要一见到钢琴,就会坐下去弹一首曲子,这好像是一种下意识的感觉。羽佳自己就说我是太喜欢钢琴了,所以呢虽然羽佳从小的学琴经历,跟很多的琴童大概没有太大区别。但是呢她从来不认为她因为练琴而失去了童年的生活,因为她的乐趣以及全部的生活就是钢琴。
解说:王羽佳一出生时,家里就有一架钢琴,是王羽佳的妈妈嫁入王家,公公送给她。那是一架立式钢琴,王羽佳从小就把它当成玩具,没事儿就爬上去敲几下。羽佳学琴后,音乐学院的老师建议把琴换成三角钢琴,这还着实让这个工薪家庭为难了一番。
王羽佳的妈妈翟杰明:(我们家)一间房子半间炕,然后那厨房是后接出来的那么一个小平房,现在我也在住那。其实王羽佳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,然后屋子里一个立式钢琴,但是她从考级以后吧,音乐学院的老师就让她买三角琴啊,什么写这个鉴定的时候让她换琴,所以当时呢也买不起,老师们也想凑钱这样。但是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必须要买这个琴了,所以爸爸从朋友那借钱就把这个琴买下来,买下来这一个这个床,一个大三角琴,我们经常睡觉可能要睡在琴的底下。
解说:王羽佳的爸爸是名打击乐手,妈妈是芭蕾舞演员,在王羽佳4岁半的时候,妈妈给她找了个启蒙老师正式开始学习钢琴。半年后王羽佳就尝试着去考了钢琴等级考试的一级,并且顺利通过,从此一发不可收拾。在之后短短两年内,王羽佳迅速从四级、五级跳级着考过了钢琴等级考试的八级。王羽佳六岁那年,启蒙老师把她送给了一直关注其发展的*音乐学院的凌远教授。那时,凌远还是音乐学院附中的一名老师,音乐界大多称王羽佳从6岁开始学琴是从王羽佳正式拜凌远教授为师时开始算起的。
凌远教授:她的启蒙老师罗征敏老师是我的很好的朋友,她就觉得这个孩子很好,很有乐感,而且很喜欢音乐,而且能力很强。她说我觉得她可以搞专业,因为我是专业附中的老师嘛,因为她很用心、又很热爱,这个我觉得在小孩里面很少碰见对吧,一般来讲都是妈妈在旁边逼的比较多,她呢就是说我刚才就说了,就说常常会不知不觉你一不留神她又坐到琴上面去了,都害怕她弹琴吵别人,都已经很晚了,可是她一不留神她又爬上去了。
解说:在王羽佳的童年,羽佳妈妈对她进行过书法、绘画、舞蹈、钢琴等多种才艺的培养,对于羽佳的妈妈而言,她从没想过要让女儿以钢琴为终身职业,直到王羽佳小学五年级那年考上*音乐学院附属小学,羽佳的妈妈都希望有一天羽佳能回到原来的学校,学习普通但综合的文化课程。然而最终是王羽佳自己选择在弹琴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。
王羽佳妈妈:到进音乐学院的时候,我们就是等于是不太喜欢她过早的进入这个专业学习,然后文化课她很好,实验小学的那个重点班前三名,然后数学老师吧就觉得她应该考那个清华,语文老师说咱考北大,也都不舍得她去读,就上音乐学院这么早,想做个爱好。但她太喜欢了,她就自己去考,然后考的音乐学院当时,她这一届好像是排在第一和第二的距离就很大,据说啊,然后那我就是肯定是尊重她的意见。
免费体验课开班倒计时
稍后会有专业老师给您回电,请保持电话畅通
该文章由用户自行发布,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