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此,教师应引导学生练琴,要有解决问题的要求,要有练琴的目的,练琴时,脑袋、眼睛、耳朵、手要同步积极工作,培养学生*学习的能力(不是家长包办、替他听,替他思考),这样才能把上课时老师提出的有错误的地方改过来,把教的弹奏方法逐步掌握,经过自己对乐谱的仔细分析及演奏的实践,找出困难和复杂的段落,用慢练、分手练、分段、分声部练的办法多加练习,困难就会迎刃而解,这样不仅提高了练习效率,同时更增强了孩子学习钢琴的信心,变被动为主动...
钢琴启蒙对于孩子的学钢琴、艺术生涯尤为关键,而一般钢琴老师的教学方式为“让孩子背谱,放任孩子的手型,弹琴开心最重要”,以及“稳抓手型,从思路出发”,以此引发的争论不断。
其实到底用哪种方法是看孩子的学琴目的而定的。许多家长的学琴目的只是为了让孩子开心,根本无所谓孩子的未来发展如何,就想让孩子弹琴玩玩,只要孩子开心就好。而有些家长则认为,孩子学了一样东西,就要努力、认真、有方法的学习好。故钢琴老师们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家长,虽说不是每个家庭的孩子都适合学钢琴,然而钢琴教育是你的工作,但是可不能因为你的权威而剥夺别人家长把钢琴作为玩具的想法。是吗?顶多你不收这样的学生就是了。
从钢琴教育专业的角度而言,孩子在学习任何东西启蒙阶段时,需要的是思路,而不是模仿,即使是模仿,也需要让孩子学会如何思考才能模仿好。
老师一味的教,这个怎么弹那个怎么弹,这首曲子弹会了那首曲子弹会了,是无用的,跟驯动物做杂技有什么区别?
那如何算教会孩子思路呢?例如:识谱,五线谱,通过什么方式可以把谱子更好的记住呢;当看谱子孩子一下愣住了不认识了,这时候该怎么办;连音线的作用有哪些,有什么特点,等等
在教学过程中,需要每节课针对训练,明确这堂课所学的内容,并集中该练习点类似曲目,强化练习,每星期孩子还课时,需要回答出钢琴老师的练习点问题,考考孩子是不是通过这个星期的学习有所进步,把这个练习点吃透了,还是只是一味的练毫无学到东西可言。所以,我从来不用小汤这本教材,虽然曲目好听,但是毫无系统化,教材教学目的性不明确,相当适合于幼儿园、琴行、培训机构“骗”住学生所用。我的学生小汤一般可以作为孩子练琴完成每周的练习点后自己弹、自己玩的书籍。
对于任何学习而言,“积累”才是最重要的,不停的学习,不断的积累,这样才能越来越强壮。而有些孩子在弹琴上,表面上貌似弹出来了,但是其弹的思路是错的,只是模仿出来了而已。家长们反而会觉得我们的这个老师教得如何如何好,孩子如何如何弹得好,但是渐渐发现孩子学琴越来越累,《为什么孩子学钢琴越学越累》。
当然,兴趣导入是很重要的,需要教会孩子《如何让孩子在枯燥的平时钢琴练习中寻找快乐》 ,在孩子学习钢琴中,可以加入一些他们平时喜欢的曲子,听过的曲子,哪怕是直接空白五线谱上给孩子写一段适合他目前学的好听曲目。
免费体验课开班倒计时
稍后会有专业老师给您回电,请保持电话畅通
该文章由用户自行发布,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。